第六十二章 武则天的提议

殷扬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武林中文网 www.50zw.org,最快更新大唐天子最新章节!

    张说不愧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政治家,眼光独到,很务实,提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。。。

    儒家崇“义”,把义视为高于一切,总是指责别人“言不及义”。而事实上,儒家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言不及“利”。

    义,当然重要,没有义,是不可想象的。然而,利同样重要,没有利,也是不可想象的。

    利为什么如此重要?

    因为是个人就得吃饭穿衣,赡养父母,养儿活女,这就需要钱,就要产生“利”。去万里之外打仗作战,光有“义”还不行,还需要“利”相辅。

    击破大食,是唐人心中所愿。早在唐太宗时,唐朝就有机会出兵波斯,只是因为当时的条件并不成熟,唐太宗不得不放弃这一打算。

    虽然这事儿没有成行,但唐人并没有忘记这事,若要出兵攻打大食,唐人一定会踊跃参与,这就是“义”。

    然而,攻打大食毕竟太远,远在万里之外,那里太苦,远不如在国内舒适。而且,风险还很高,父母妻儿一定会担忧,若是没有厚利为之辅,又能有多少人前去呢?

    即使前去,又能持续多久呢?

    若是有厚利,辛苦三五年,可以过上十几二十年的舒适日子,那么,就会有不少人甘冒风险,前去参与此战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这仗就好打多了。

    想想看,大英帝国以三个小岛子,统治半个地球几百年,其中一个办法就是用重利引诱国民前去海外冒险。

    举个例子。比如一个普通英国士兵。在英国国内不过是个普通人。到了印度他就是人上人。他的薪水足够他在印度养个小情人,再请三两个佣人,把他当老爷一样侍候着。

    而且,他辛苦几年后,回到英国国内,存的钱可以够他舒舒服服的过上十来年,甚至更长时间的安逸生活。

    如此优渥的厚利,谁不想去冒险?

    至于军官。所得到的薪水就更加丰厚了。

    正是因为有如此的厚利刺激,英国人总是爱好冒险,英国人的足迹遍布全球。

    “有理!”众人齐声赞同。

    在座的人都是务实的政治家,对于利的重要非常清楚,不能不赞同。

    “第五件事就是在加强消息的刺探。”张说接着道:“这事儿,可以交给波斯王来做。陛下,臣的意思是给波斯更多的钱财,让他招蓦更多的人手。”

    情报的重要性不需要说的。《孙子兵法》云“百战不殆”,这是建立在完善的情报工作基础上的。若是没有完善的情报工作,不能得到有及时可靠的情报。何来“百战不殆”?

    要完成这一工作,非泥涅师莫属。其原因主要有两点:一是他是波斯王子。在波斯故地有着不小的影响力,他可以利用这影响力打探消息。二是因为唐人的长相与中东人截然不同,若是由唐人来打探消息,成功的可能性并不大,阿拉伯帝国可以一眼就辨认出唐人。

    是以,在准备与阿拉伯帝国大战之时,一定要加强泥涅师的实力,要拨给他更多的钱财,让他能甩开膀子大干一场。

    “说得不错。”李隆基重重点头,道:“泥涅师,你需要多少钱财,先预估一下,再报给朕,朕拨给你足够的钱财。”

    “谢陛下!”泥涅师大喜过望,笑得眼睛眯到一起了。

    他如此欢喜,不仅仅是因为他可以得到更多的钱财,可以放开膀子大干一番了,同时也意味着他离回归故土更近一步了。

    “第六件事就是派出大量的人手,进行游说,要让阿拉伯帝国境内流言四起,人心惶惶,反对大食。”张说眼中精光一闪,笑道:“当然,他们还得为大唐说好话,要让大食境内的百姓对大唐心生好感,最好是起而迎接大唐之军。”

    游说,用现代的话来说,就是舆论攻击,政治攻势。这有多重要,我们都清楚,我们的老祖宗早就使用过了的。

    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,采纳尉缭的建议,出重金收买读书人,为秦国游说,为秦国背书,这是秦始皇能够统一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
    再比如,汉高祖刘邦用陈平之计,大出金银,收买人心,分化瓦解项羽的手下,取得巨大成功。

    从阿拉伯帝国内部攻击,分化瓦解,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。若是成功的话,对唐朝有着莫大的好处。

    “张说,你这主意非常妙。”李隆基大为赞赏,笑着道:“如今的大食,残暴不仁,所到之处,赤地千里。他们强迫百姓信奉他们的真主,若是不信任,就会被杀死,这些百姓是处在水深火热之中,若是得到大唐要西进的消息,他们一定会揭竿而起,迎接大唐。”

    阿拉伯帝国在崛起之初,强硬推行宗教政策,要被征服的百姓信奉他们的宗教。若是不信奉,就会被杀头。

    而恰恰在被阿拉伯帝国占领之地有着不少的宗教,其中的摩尼教更是有着数百年的历史,拥有众多的信徒,可以说是根深蒂固。这些摩尼教徒为了信仰,揭竿而起,与阿拉伯帝国对着干,这是阿拉伯帝国虽然征服了波斯故地数十年,却是始终无法平定的原因所在。

    曾经一度,阿拉伯帝国想要放弃波斯之地了,要不是优素福以血腥残暴的手段平定了这里的叛乱的话。

    在吸收了足够的教训之后,阿拉伯帝国这才改弦易辙,要这些被征服的百姓用交税的方式,获得自己的宗教信奉,反抗才算是减弱了许多。

    当然,这一措施现在还没有被推行。

    “呵呵。”对阿拉伯帝国的情况,众人都有所了解,听了李隆基的话,众人齐声畅笑。

    “还有,大食征服之后,就会把那里的百姓变为奴隶,供他们驱使。而大唐不会要奴隶,这又是我们的一个优势。”李隆基接着道。

    阿拉伯帝国是一个奴隶制国家,征服哪里那里的百姓就会成为奴隶。而唐朝是封建制度,不会蓄奴,这是唐朝的天然优势。

    只要把这点运用得好,就会成为犀利无匹的利器。

    “呵呵。”众人又是一阵畅笑。

    “陛下,臣要说的就这么多。”张说最后道。

    说完之后,挑衅的冲姚崇挑了挑眉头,那意思是在说你能说十事,我也能说六策,不比你差。

    姚崇咧了咧嘴角,一副不屑的样儿。

    当然,这两人的小动作很快,一闪即隐,别人没有觉,李隆基却是看见了,却是没有理睬。

    这两货命里犯冲,要调解也调解不了,只要他们不危害到公事,可以不去管他们。

    历史上,李隆基就曾亲自出面,为这两人调解,结果是没用,两货当面答应不斗了。背后是该怎么斗还是怎么斗,直到死也在斗。

    “张说六策说得不错,可圈可点。你们谁还有话说?”李隆基问道。

    “陛下,臣以为,还有一件大事要做。”张柬之接过话头,道:“那就是选拔人才。革除积弊需要人才,击破大食后的治理,同样需要人才。这事儿,我们得做在头里。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李隆基重重点头,大为赞赏。

    张柬之是一个不错的政治家,只是他有点妇人之仁,不然的话,就会更加完美了。

    贮备人才这事儿,非常重要,也非常紧要。

    李隆基要开创开元盛世,要革除积弊,就需要大量的人才。治理征服之地,也需要大量的人才。要知道,阿拉伯帝国有着万里疆域,比起唐朝并不逊色多少,这需要的人才之多可想而知了。

    若是唐朝不从眼下开始贮备人才的话,到时就来不及了。

    “容国策军略铺开之后,就开科取士,招揽人才。”李隆基当即拍板。

    “陛下英明。”对这点,没人有异议,无不是赞同。

    “还有问题么?”李隆基问道。

    “姚崇、张说和张柬之,把紧要的事儿都说了,臣没甚好说的了。”狄仁杰摇头。

    姚崇十事,张说六策,再加上张柬之的招揽人才一策,把当下最重要的事儿都包括进去了,就是以狄仁杰的才智,也想不到还有什么需要说的。

    “没错。”王孝杰他们大为赞成这话。

    “你们都没话说了,是吧?那好,我就说一件事,非常紧要的事儿。”武则天扫视群臣一眼,缓缓开口道。

    武则天精明过人,有雄视天下之才,她既然有话说,那必然是非常了得的大事,众人的目光齐刷刷集中在她身上。

    就是李隆基也不得不重视,眼睛瞪大,看着武则天道:“还请祖母说话。”

    “姚崇十事,张说六策,张柬之选拔人才一事,都非常重要,是眼下最为紧要之事。然,要做的话,却是费时费力,需要年富力强之人来做。”武则天把狄仁杰和王孝杰瞧瞧,道:“可眼下朝中的大臣,年岁可不小了,难以担此重任。陛下若是要开创新的纪元,实现宏伟抱负,就需要提拔一批年轻且有才华的人才。”

    “圣后英明。”群臣心悦诚服,齐声颂扬。

    朝中的大臣,文臣以狄仁杰为,武将以王孝杰为。这两人虽然才干非凡,却是年岁不小,六七十岁的人了,身体大不如以前,精力或有不济了。

    而要击破大食,需要处理的事儿太多了,必须要一批年富力强,富有才华的年轻人来完成不可。

    武则天的提醒非常及时,非常有道理。(未完待续。。)